風濕病嚴重危害患者健康,中醫治療風濕病有一定優勢,受到患者的認可。中國中醫藥內科難治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武漢國粹中醫院中醫大夫王友斌主任,在中醫風濕病治療上有豐富經驗,其采取滋陰養血的思路治療風濕病,在臨床上獲得滿意效果,能幫助患者消解痹痛,較好實現臨床目標。
王友斌主任畢業于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40余年來疑病索解,據典辨析,俯身臨床、總結臨床、升華臨床,在中醫常見病、疑難病治療上積累了豐富經驗,在臨床上以精于臨證、藥簡效宏而深受患者認可與信賴。尤其對風濕病有深入研究,對風濕病病因病機有獨到見解。
王友斌主任認為風邪偏盛是風濕病的重要病因,風邪包括內風、外風二種。導致內風發生的關鍵是血的因素。血虛、血瘀,以及血熱、血寒、血燥等血的因素在內風的發生發展和轉歸的整個病程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都可導致風濕的形成。其中血虛生風,多由陰血不足,筋脈失于濡養而來,筋失所養,則關節運動不利,出現手萎軟麻木,腫脹難以屈伸等風濕病癥狀;而血淤生風,則是淤血阻塞經絡,阻則不通,不通則痛,進而導致痹癥的產生。
外風是風、寒、濕、熱、燥五邪入侵人體后,留滯于肌肉、關節、骨骼等而產生癥狀,表現為封痹、濕痹、熱痹、寒痹;外風的其他發病因素有、居住環境潮濕、起居調攝不慎,以及季節氣候異常等。
外風可引起氣血運行逆亂、壅滯,閉阻經絡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形成痹癥,就是風濕病癥。風邪可遍及全身,無處不至,人體任何部位均可受到風邪的侵襲。另外寒邪、濕邪等也可依附于風而侵犯人體,一旦濕氣停于關節,就會導致關節腫脹使其屈伸不利,引發風濕病的發生??傊L濕病是因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形成的。
在深刻把握風濕病病因病機,總結歷代風濕病治療組方立法,并結合臨床經驗的基礎上,王友斌主任提出:中醫風濕病治療,當應在辨清內風與外風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治療。其中內風治宜滋陰,外風治宜養血。
內風治療之所以強調滋陰養血,是因為外風存在陰血、津液虛乏的病理基礎,其核心是治陰液,即采用滋、養、育、斂陰血、津液等一法施治或多法并施,使陰血行之、內風平之。
外風之治血,即在祛風、散風的同時,通過補血養血活血、行氣活血、溫經活血、涼血活血等,達到血行而風滅、頑疾得治之目的。
“經我們采用滋陰養血治療的風濕病人,大部分都在臨床上取得了滿意效果,”王友斌主任總結說,“因為這個療法能夠切中病機,通過疏通經絡氣血使風寒濕熱等病邪無所依附,進而使痹痛消解,幫助患者解除病痛,重獲健康。”
【大夫檔案】
王友斌
副主任醫師
中國中醫藥內科難治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實踐教學指導老師
中國抗癌協會傳統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會員
中國中醫藥促進會中醫藥傳承發展工作委員會委員
著名結石專家王長根親傳弟子
醫生簡介:
畢業于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從事中醫臨床工作40余年,期間師從我國著名肝膽腎結石專家王長根先生,在其悉心指導和幫助下,臨床水平獲得很大的提高,逐步形成了對結石癥的診斷、治療、調理、復發預防等方面的獨到見解。曾多次完成省市相關科研工作,并在國家級和省級醫學??l表醫學論文十篇。是荊楚名醫,深受患者愛戴!
擅長調治:
擅長運用中醫辯證治療結節及內科疑難雜癥,如甲狀腺結節、淋巴結節、乳腺結節、肺結節等;對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腦梗塞、腦出血、中風偏癱、老年癡呆、腦萎縮、頭痛頭暈、心肌梗塞、心絞痛、早搏、房顫、心肌缺血、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對復雜性肝膽疾病,如膽結石、肝內膽管結石、術后復發性結石、腎結石,尿結石、慢性膽囊炎、慢性胃炎、胃潰瘍、脂肪肝、肝囊腫、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肺癌、乳腺癌等良惡性腫瘤疾病均有獨特的治療方法。同時對于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的診治也經驗頗豐,如咳嗽、腹脹、泄瀉、便秘、痤瘡、痛風、風濕、疼痛等等。
1、本網站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文責作者自負。
2、本網站鄭重提醒訪問者:請在轉載有關文章時務必尊重該文章的版權、著作權;
3、如果您發現有您未署名的文章,請立即和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加上您的署名或做相關處理。
4、如果您發現您的相關信息或資料在此轉載并且覺得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來函 3258500132@qq.com 通知我們,我們將在 第一時間進行更改或者刪除。
5、任何人在本站發表的任何信息都不得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關法律法規,并且請文明用語,否則后果由發表者自行承擔。